儿童在玩耍时意外摔倒,肘部着地抱着胳膊肘大哭,不敢活动,不让触碰、很快出现肘部明显肿胀,很可能出现了肱骨髁上骨折(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umerus)。
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约占肘关节损伤的50%-70%,常见于3-10岁的儿童,以5-7岁的男孩最多见,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发生的骨折。发病高峰平均年龄在6岁左右,男孩多见,左侧多于右侧。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的严重损伤,及时正确的治疗尤为重要。然而儿童生性好动,受伤后依从性差,患儿难配合治疗成了影响骨折愈后的不利因素。
有鉴于此,菏泽市创伤医院(市六院)创伤骨科(小儿骨科)秉持中医微创理念,运用中医骨伤科手法复位结合闭合穿针治疗做到了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零切开,疗效显著,得到了广大患儿家属的一致好评。
分型:肱骨髁上骨折发生于肱骨远端关节面的近端,骨折线可以是横行、斜行或者粉碎。Gartlnd描述了骨折的旋转和横向畸形,骨折远端常常向后移位(伸直型)。根据骨折移位程度,他将伸直型的肱骨髁上骨折分为3型,I型:无移位;Ⅱ型:轻度移位;Ⅲ型:严重移位。而屈曲型地肱骨髁上骨折则应使用另外的分型。
治疗原则:损伤早期及时准确有效的复位,辅助切实有效的固定,适当的摆放,贯穿始终合理地练功。
治疗方案:手法复位辅助超肘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对于Garland I型、Gartland II型首选)。尺骨鹰嘴骨牵引配合夹板固定:此种方案需较长期卧床,软组织损伤严重、患儿配合较困难,现应用较少。
1.对于Gartland III型、或骨折端尺侧坍陷时优先选择手法复位、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
2.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如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需探查修复者,陈旧骨折手法复位难以达到复位要求者等)。
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指动、感觉及血运变化,固定早期需加强手部屈伸功能锻炼,促进肿胀消退。
3.指导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根据患儿骨折类型、复位后稳定性、预后等方面,评估患儿最佳具体治疗方案。
早期:局部肿胀剧烈压迫血管神经,肘、前臂及手部肿胀、疼痛剧烈,摸不到脉搏,发现指端紫绀发白、发麻、针刺样疼痛,皮温较对侧降低,患儿不敢主动屈伸手指,被动牵拉时产生剧烈疼痛等(Volkmann)。因伤后患儿机体免疫力下降,需绝对注意肘关节周围感染可能,后期极易出现化脓性关节炎、关节发育畸形、发育停滞等。
尺神经损伤:伤后出现小指及无名指麻木、刺痛(可通过触摸患儿不同手指时患儿反应判断)。
正中神经损伤:典型症状,患儿主动握拳时呈现“手枪手”或“猿手”形态(扣动扳机时姿势)。
后期:肘关节损伤后易出现异位骨化、缺血性肌挛缩、关节僵硬、关节发育畸形、发育停滞等,肘内外翻畸形为其后期常见的并发症,尤以肘内翻更常见。如患侧出现畸形改变,且对患儿正常生活及外观影响较大,必要时可行患肢矫形治疗。
儿童在户外活动好时,家长朋友应帮助孩子识别和规避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加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尽可能避免做特别剧烈的活动,如确需进行相关活动、游戏或运动等,应提前正确佩戴护具,有效预防此类创伤。如有意外受伤情况发生,应立即就医,积极配合治疗。(通讯员 孙富国)
图片报:穆西亚拉将佩戴特制护具六周8月中下旬
据报道,拜仁慕尼黑中场穆西亚拉将使用拐杖并穿着特制的保护靴大约六周时间,直到骨头完全愈合。 来自《图片报》的消息表示,尽管目...
舒华体育中标结果:邵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信息整理,1月9日公布的《邵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湖口井公园器材采购公开招标中标结果公告》中显示舒华...